零售價未公布先交25萬訂金
截至記者發(fā)稿時為止,特斯拉官方微博并未發(fā)布任何信息,預訂Model S暫時還只能通過咨詢電郵ChinaReservations@TeslaMotors.com來進行。“最近很多客戶希望能購買特斯拉,所以先接受預訂但不交車,宣布價格后不滿意可以全額退款。”鄭順景表示。
據透露,特斯拉給出的預訂價格是25萬元人民幣,但沒有公布中國地區(qū)最終售價,預訂協(xié)議中將不限定車輛配置、價格。上月,特斯拉宣布在香港地區(qū)開放預訂,同樣也沒有公布價格。
Model S堪稱電動車市場的“萬人迷”。400多公里續(xù)航里程,時尚跑車造型,17英寸超大顯示屏整合導航、上網和所有機械按鈕功能,打破常規(guī)的直銷模式……這些與眾不同的特質讓很多人驚呼特斯拉是挑戰(zhàn)傳統(tǒng)的汽車業(yè)“蘋果”。而特斯拉董事長兼CEO愛倫·馬斯克忙于經營私人宇航公司發(fā)射火箭,拋出超級高鐵驚人設計的“明星”范,也進一步強化了特斯拉在資本市場和汽車市場的“旋風”效應。
記者昨日查詢特斯拉官方網站獲悉,在美國市場,不同電池功率的Model S基本型售價分別是6.357萬美元、7.357萬美元和8.357萬美元,官網預訂后通常兩個月能交付,消費者同時能享有12%的聯(lián)邦退稅,相當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。
“有人勸我在中國賣更高的價格,但是我不會這樣做。我們的政策是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同樣的價格,惟一額外的是運輸費用和中國政府的稅費。”愛倫·馬斯克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。但即便如此,考慮到25%關稅、17%增值稅等進口稅費因素,Model S在中國的最終零售價很可能高達60萬元至85萬元,這將直接進入豪華汽車陣營與奔馳、寶馬等高端品牌爭奪消費群體。
北京直銷店有望近期開業(yè)
北京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一層,正在進行設備安裝的特斯拉店面還未打出招牌,就引來了一撥接一撥的探營者。這個近800平方米的店面,將成為特斯拉全球最大規(guī)模的旗艦展廳,原計劃上半年開業(yè),但至今仍大門緊閉。
“近期會完成店面裝修,爭取盡快開業(yè),銷售模式仍是與蘋果類似的直銷模式。”特斯拉方面透露。但多方信息顯示,特斯拉中國戰(zhàn)略的推進并不如意,不僅面臨商標被搶注的麻煩,正式啟動銷售業(yè)務的相關審批流程也沒有走完,所以Model S的預訂不同于正常的購車預訂,無法確定交車日期。
但特斯拉似乎有些按捺不住。在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,馬斯克明確表示,中國市場有巨大的需求潛力,絕對不容錯過,特斯拉在北京的體驗店將于今年晚些時候開業(yè)。他認為,梅賽德斯的S級車大約有一半被賣到了中國,如果特斯拉中國需求能占到一半,對特斯拉來說將是了不起的成就。
與蘋果進入中國類似,特斯拉還未開賣就陷入了商標糾紛。由于“TESLA”、“特斯拉”、“TeslaMotors”三枚商標已被中國商人占寶生搶注,特斯拉要想在中國開展業(yè)務,要么付出一筆高昂的費用回購商標權,要么改換名稱進行市場推廣。對此,鄭順景回應說,商標權的爭奪已經進入法律程序,官司還在進行中,目前不做評論,但商標權不影響車型的預訂。
特斯拉在世界各地均采取直營模式進行銷售,而沒有授權經銷商加盟,這將直接引發(fā)與汽車經銷商的利益沖突。即便是在美國,特斯拉的網絡直營模式也在德州、北卡羅來納州遭遇了禁令。
根據中國的《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》,汽車經銷商要獲得汽車廠商授權,在當地工商局備案并獲得批復后才能開展銷售業(yè)務。因此,特斯拉的直銷模式能否得到審批部門放行還不得而知。
充電難題制約其在華發(fā)展
特斯拉在美國提供多種充電方式。普通民用電充電,接入美規(guī)120V家用電即可,每充電一小時可行駛50公里,還能在車主的車庫內改裝,充電電壓和充電效率均可翻倍。特斯拉還有以太陽能為動力的超級充電站,車主可以免費充電20分鐘,充入的電量可續(xù)航約322公里。另外,特斯拉正在加快沿高速公路布局換電站,以普通加一箱汽油的價格可完成電池更換,換電池僅需要91秒。
但與美國相比,中國純電動汽車在充電設施方面的不足更加明顯,尤其多數車主都不擁有獨立車庫。因此,迄今各大城市純電動汽車私人消費最大的障礙依然是充電問題。
截至去年年底,中國大陸地區(qū)共有27800多輛新能源汽車,其中80%為公交車,私人新能源車僅4400輛。盡管各地推出了最高12萬元的補貼政策,但消費者嘗試純電動汽車的熱情還是很難被激發(fā)。
“純電動汽車到底滿足普通消費者節(jié)省用車成本的需求,還是適應高端消費者環(huán)保出行模式的需求?我們也很糾結。”比亞迪汽車副總經理李云飛坦言。因此,目前比亞迪也在傾力打造更高端的電動車型,尤其對與奔馳合資的騰勢電動車寄予厚望。
業(yè)內人士分析,國內純電動汽車可選車型太少,尤其能顯示身份、地位的高端車型稀缺,很多真正有能力承受電動汽車初始階段風險的消費者只能觀望等待。而特斯拉、寶馬i3等高端車型的進入,可能打破電動汽車私人購買的僵局。